10首秋水诗词:耐可乘流直上天

分类: 贝斯特365 时间: 2025-07-19 12:56:29 作者: admin 阅读: 4821
10首秋水诗词:耐可乘流直上天

《塞下曲》

唐代:王昌龄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牵马饮水渡过了大河,水寒刺骨,秋风如剑如刀,此处的秋水没有给人诗情画意的感觉,环境实在不好。这首诗着重表现军旅生活的艰辛及战争的残酷,其中蕴含了诗人对黩武战争的反对情绪。

《游洞庭湖五首·其二》

唐代:李白

南湖秋水夜无烟,

耐可乘流直上天。

且就洞庭赊月色,

将船买酒白云边。

诗人为我们描绘了月夜泛舟的情形:明月皎皎,湖水悠悠。洞庭秋水澄澈无烟,水月相映,清辉怡人。而且还生出遗世独立、羽化登仙的“上天”之念。这家伙真不是一般的浪漫。

《赋得江边柳》

唐代:鱼玄机

翠色连荒岸,烟姿入远楼。

影铺秋水面,花落钓人头。

根老藏鱼窟,枝低系客舟。

萧萧风雨夜,惊梦复添愁。

此诗题为“赋得江边柳”,柳、留谐音,柳树容易生长,古人有折柳赠别的习俗,表示挽留和祝福。诗作通篇不着一个“柳”字,但句句写柳,又暗喻自己的身世处境,情真意切,引人同情。历来诗评家对此诗评价甚高。

《蝶恋花·越女采莲秋水畔》

宋代:欧阳修

越女采莲秋水畔。

窄袖轻罗,暗露双金钏。

照影摘花花似面。

芳心只共丝争乱。

鸂鶒滩头风浪晚。

雾重烟轻,不见来时伴。

隐隐歌声归棹远。

离愁引著江南岸。

秋水湖畔,一位美丽的江南女子正在采莲。轻盈的罗袖,玉腕上的金钏时隐时现。她的娇颜倒映在水上,与莲花争妍。此词,曲折深婉地表现了越女在秋水湖畔采莲的动人情景。境界迷离惝恍,启人遐想,曲终而味永。

《虞美人·春山拂拂横秋水》

五代:冯延巳

春风拂拂横秋水,掩映遥相对。

只知长作碧窗期,

谁信东风吹散彩云飞。

银屏梦与飞鸾远,只有珠帘卷。

杨花零落月溶溶,

尘掩玉筝弦柱画堂空。

词作以回忆美好的爱情生活开始。在拂拂的春风里,一对情侣频送秋波,无限情意,尽在不言之中。此处“秋水”,比喻坠入爱河的男女眼波。全词所表现的感情,从“欢情”到“实情”,如同瀑布一样,一落千丈,顺流而下。

《菩萨蛮·哀筝一弄湘江曲》

宋代:晏几道

哀筝一弄湘江曲,

声声写尽湘波绿。

纤指十三弦,细将幽恨传。

当筵秋水慢,玉柱斜飞雁。

弹到断肠时,春山眉黛低。

这是一首写歌女弹筝的词,或有所寄托,或纯写眼中所见之人。上片写女子在以筝弹奏“幽恨”之曲。下片从筝曲转换到弹筝之人,面对宴间宾客,“秋水”缓缓流动,此处亦以“秋水”表眼波。

《减字浣溪沙·秋水斜阳演漾金》

宋代:贺铸

秋水斜阳演漾金,

远山隐隐隔平林。

几家村落几声砧。

记得西楼凝醉眼,

昔年风物似如今。

只无人与共登临。

秋日的斜阳映照着江水,泛起一层层金色的波纹。透过一片平展的树林,隐隐望见远处起伏的群山。词的上片写登临所见,下片回忆往昔的欢会以突出物旧人非的凄凉处境。这是一首怀人之作。

《送毛伯温》

明代:朱厚熜

大将南征胆气豪,腰横秋水雁翎刀。

风吹鼍鼓山河动,电闪旌旗日月高。

天上麒麟原有种,穴中蝼蚁岂能逃。

太平待诏归来日,朕与先生解战袍。

将军争伐南方,胆气豪迈无比,腰间的钢刀如同一泓秋水般明亮 。这是毛伯温出征安南时,明世宗朱厚熜为其写的壮行诗。表现了主将气概和出师时的装束,充满豪壮之气。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文中观点不代表本媒体立场。

「武垣儒林社」社课同题 |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山海经:半人马英招与孰湖,为什么一个喜欢闲逛,一个喜欢抱人?
宜信普惠-融宜贷
枸杞子泡水喝一次放几粒
【世界杯小知识】关于世界杯的基本知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