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鬼也不容易

分类: bat365app手机版下载 时间: 2025-08-19 22:56:23 作者: admin 阅读: 3889
“画”鬼也不容易

译文:

有位门客来给齐王作画。齐王问他:“画什么东西最难呢?”门客回答说:“画狗、画马最难了。”齐王又问:“那么,画什么最容易呢?”门客答道:“画妖魔鬼怪最容易。因为狗马每个人都知道,早晚随时可见,不容易画得像,所以最难画。至于妖魔鬼怪,根本不存在,谁也没有见过,可以随心所欲,所以最容易画。”

这是两千多年前韩非子老先生讲的故事,所以后来就有了“画鬼容易,画犬马难。”的说法。但我今天要说的是,其实,“画”鬼,也是非常非常难的。不信,你画一个试试?

去看了香港舞蹈团的《倩女• 幽魂》(话说,为什么中间老是喜欢用个•,到底是几个意思啊?),因为喜欢这个题材,所以很期待的去看的,看完却觉得有点淡,汤是喝了,却感觉是厨师忘了放盐。

舞剧好像只是把那个经典的电影,简略地、舞蹈化地讲了一遍,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唯一满足的是在剧场里,又听到了哥哥的歌声,“人生路,美梦似路长;路里风霜,风霜扑面干;红尘里,美梦有几多方向。”

听完意犹未尽,于是回家把电影《倩女幽魂》又翻出来看了一遍,才知道齐秦当年为什么迷王祖贤迷得死去活来,才知道哥哥为啥帅得无法无天,才知道电影《倩女幽魂》为什么是经典,才知道,舞剧《倩女· 幽魂》的问题在哪里。

《倩女幽魂》说的是什么?也就是通常所谓的主题。好多人一定会说:“还用说吗?当然是爱情了。”,没错,爱情是个主题,却只是一个表面的主题,或者说爱情只是一副精美的包装,只是一场像雾像雨又像风的幌子罢了。

真正的主题,其实是片中的捉鬼道士燕赤侠疯疯癫癫唱的那首《道》:“道道道,非常道,天道地道人道……胡说八道……我自求我道!

”《倩女幽魂》的故事最最根源的来源是蒲松龄的《聊斋志异》,蒲松龄是借鬼说人,借鬼故事黄段子讲人间事人间情,讲人性。这才是他为什么能流传至今的根本原因。

燕赤侠原本是衙门里的捕头,也就是公务员,因为混不懂官场,所以转行当捉妖个体户。影片中以大量黑色幽默的方式描述了一个人心险恶、人吃人的社会镜像,由此折射出,人不如鬼,鬼比人可爱的无奈现实。

《倩女幽魂》的几首广为流传的主题曲,都是由香港鬼才黄霑执笔的,他说:“我作的歌。都是别有含意的,《路随人茫茫》是香港人的心态。”至于“《黎明不要来》是什么意思?大家不妨想一想。”

有隐喻,系监制徐老怪(徐克)同导演(程小东)的要求。但两位认为,鬼故事一味只拍故事,不如唔拍。所以对自加晒料,将人鬼之间嘅野玩左好多香港人心态落去。所以《倩女》第一次看完,你会目不暇接,觉得又趣又劲又过瘾,第二次看呢,你会嗒落有味,看多好多其他无讲明概野出来。(这段网上摘的,也不知粤语翻译准不准确)

所以以一个今天的导演的角度来看,《罗密欧和朱丽叶》讲的是爱情吗?当然是,但他还讲了仇恨与毁灭。《梁山伯与祝英台》讲的是爱情吗?当然是,但他还讲了命运。《巴黎圣母院》讲的是爱情吗?当然是,但他还讲的是人性。《白蛇传》讲的是爱情吗?当然是,但他还讲的是世俗与偏见。《安娜卡列宁娜》讲的是爱情吗?当然是,但她还讲了自由意志。

同样《倩女幽魂》当然是个爱情故事,却又不仅仅是个爱情故事,他讲述了社会的现实(映射了当时的港人的心态),他讲述了爱我所爱不顾世俗的勇气和人文精神,他讲述了善良和爱可以超越生死,超越物种的能量。

而舞剧《倩女· 幽魂》将这个复杂的立体的有多重隐喻的故事扁平化了,变成了一个太过简单的一见钟情,相思无用,人鬼殊途的肥皂剧故事。再加上缺乏影视那些多样化的视觉手段,所以让人看来难免味淡。

说完了主题,来说说人物。电影《倩女幽魂》为什么经典?因为里面的几乎每个人物都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且不说聂小倩的风情万种,且不说宁采臣的纯爱呆萌,就算是一个路过打酱油的杀手,一个背景酒店的老板,一个情节推动的卖画奸商,一个间离效果的街上捕头都性格分明,设计有趣。

这就是当年香港电影的牛逼之处,你再回过头去看看那个时期的电影,你想想周星驰的电影,全是小人物,一个个有鼻子有眼,有背景有内心有性格。一个个全部站在你的面前,好像你生活中的甲乙丙丁。

而反观我们的舞剧,不要说跑龙套的配角了,主角有性格吗?全是木偶,全是假人,除去海报上的名字,你分得清谁是张飞谁是岳飞?没有性格,就没有人物,没有人物角色,哪来的戏?

除去这几点,还有一点也是当年香港电影牛的地方——那就是他形成了他的美学体系和美学风格。

最早最早的时候世界的格局是,日韩抄欧美,港台抄日韩,但是抄着抄着,日韩抄出了自己的黑泽明、金基德,而香港也抄出了一大批拥有自己个性,乃至形成自己美学风格的导演们。王家卫是王家卫,吴宇森一定是吴宇森,徐克也是徐克,连王晶都是王晶。这就是当时香港文化,盛极一时的样子。

不仅仅是电影,还有粤语歌,还有电视剧,甚至穿衣打扮都成为内地的仰望,我们这一代人就是仰望着港台文化成长起来的。香港的武侠片、黑帮片、恐怖片甚至三级片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与色彩,进而演化成为了一种美学风格。

《倩女幽魂》无疑就是其中相当经典的代表。无论是服装造型,还是音乐歌曲,至今看来,依然经典,依然精彩。

说这个的意思,反观舞剧《倩女· 幽魂》是没有风格的,或者说风格很淡的,更遑论美学特色了。

当然,时代不同了,内地发展了起来,香港衰败了下去,此消彼长间我们已从仰望甚至变成了俯视,香港当年文化上的辉煌与创造力好像也逐渐在时代的潮流中越发的黯淡,整个舞剧我看不到一点“香港味儿”,而且和大陆的财大气粗比起来,无论是服装、造型还是舞美音乐,现在的香港舞蹈团也就很像内地的一个省市级歌舞团的感觉。我其实是感到有些失落的,曾几何时,香港真的是“先进文化”的代表啊,而今,果然是,时过境迁了?

舞剧《倩女· 幽魂》之所以淡,还有一个问题可能在于舞蹈语汇的运用上。编导选用了一种偏中国“古典舞”的舞蹈语汇来编织和结构整个舞剧,这有几个问题,第一这不新鲜,第二这显然并不是香港舞蹈团的擅长。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经常看香港或者台湾的团体来跳中国“古典舞”始终有一些看电视剧中的舞蹈的感觉,因为在中国“古典舞”的无论是体系还是教学还是研究上,港台的确没法和大陆比。

所以,我不认为港台舞蹈团使用这种舞蹈语汇是明智的,这,显然不是他们的所长。试想一下林怀民如果跳着这样的舞,会有今天的云门吗?会有享誉国际的可能吗?

所以,我觉得港台还是应该多研究现代舞,研究,属于港台的现代舞语汇。

其实港台在这方面其实是具有先天优势的,因为曾经的历史,其实使得这两个地方有着比大陆更加的珍惜,珍惜历史尊重传统。

而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历史,这两个地方是华人最早和世界碰撞沟通的开始,所以,一中一洋,一古一今,其实是得天独厚的。

我记得编导好像早年间还做过《三国》,其实这些思路都是非常有意思,非常对的,立足香港,扎根香港,发展出一种属于香港自身的舞蹈文化,这可能是更有价值的,千万,别跟大陆舞蹈界学坏了。

舞剧《倩女• 幽魂》其实还是中规中矩,只是我太爱曾经的香港文化,太爱这个题材,所以觉得有些淡了,是为可惜。

所以“画”鬼,其实也不易,需要想象力,需要不同,要不然你以为好莱坞那帮家伙天天在家造妖怪容易吗?

看完演出,走出剧场,突然妖风大作,也不知道是不是“姥姥”生气了,因为舞剧中,居然,没有给他一个角色。

纵横江湖

再造舞林

让我们

一起来

舞蹈

是一种生活方式

评论

是思维的舞蹈

舞林秘籍

微信号:dancehero001

论坛:www.dancehero.cn

投稿及联系 dancehero@qq.com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DNF每天深渊多久能毕业
包含【弹】的成语有哪些
桔子摄影ORANGEPHOTO
杏的皮怎么去掉?实用技巧与美味吃法全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