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这一沉浸式旅游项目就在社交媒体上引发热议。10月12日,该景区发布限流公告称,10月13日预约售票数量已达景区最大承载量。
(图片:宁古塔旧城丨来源:极目新闻)
作为一种创新的旅游方式,“流放宁古塔”项目能够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历史,为当地的旅游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通过亲身体验,游客们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当年流放犯人的苦难,从而对历史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但面对娱乐化历史苦难的争议,以及对当地的历史文化遗产可能性影响,我们不禁要思考: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边界究竟在哪里?旅游项目的创新与历史文化的保护,又该如何平衡?
一方面,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因为担心对历史文化的影响而放弃对旅游项目的创新。旅游业的发展需要不断地推陈出新,才能满足人们日益多样化的需求。但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了历史文化的保护。历史文化是我们的精神支柱,我们应该怀着敬畏之心去对待它,在开发旅游项目的同时,确保历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二 · 案例赏析:
景区“沉浸式”文旅项目火爆出圈
近年来,沉浸式特色旅游项目并不鲜见,不少项目成为热门,引发大量网友的关注与讨论,吸引众多游客体验。
(一)山东临沂:
“跟着团长打县城”沉浸式影视体验
在刚刚过去不久的国庆假期,山东临沂沂南县红嫂家乡旅游区“跟着团长打县城”沉浸式影视体验项目火了。不少网友称其为“最适合中国人的cosplay”。有相当一部分网友表示,这种旅游简直情绪价值拉满,让人热血沸腾。在电视剧《亮剑》中,李云龙集结独立团兵力攻打平安县城。沂南县红嫂家乡旅游区也搭建了一个类似的场景,重现了剧中的一幕。
(图片:现场演出吸引众多游客丨来源:央广网)
节目中,游客们在“团长”的带领下,与其他演员一起沉浸式体验“攻打”县城。不仅如此,节目中不仅会有爆破、火焰等冲击性的视觉听觉元素,关键在于让游客手拿大刀、红缨枪等道具,跟着节目的进程参与“攻城”活动,“他们不仅只做观众,而是成为参与者、成为演员,这种转变是最吸引他们的”。
山东红嫂家乡旅游区占地总占地2300多亩,今年国庆期间,景区共接待游客7.2万人,其中就有5万人参与到“跟着团长打县城”中。由于该项目火热,国庆期间演出时间由原来的一天两场调整至四场。
该景区工作人员表示,该项目广受游客欢迎,目前每天电话咨询的游客有几百个。后续会继续打磨该项目,增加更多的互动环节来丰富内容,会考虑招募更多的游客来充当NPC,“有兴趣的都可以换装打扮,有军装等”,以此提高游客的参与度和体验感。
(图片:游客们正在冲锋丨来源:沂蒙视界)
(二)河南洛阳:洛邑古城汉服打卡
位于河南省洛阳市老城区的洛邑古城,小桥流水,亭台楼榭,灯盏明耀,彩绸高悬,时不时还有烟雾升腾,“贵妃”“公主”“王子”“侠客”等一众名士佳人漫步其中,竞相留影。作为观光景区,洛邑古城2017年就已开园。但到2023年,因汉服的流行,这里才一下子火出圈,成为全国最受欢迎的汉服打卡地之一。
(图片:节日期间,景区游人如织丨来源:河南日报)
2023年以来,洛邑古城周边的汉服店已从18家增至1200多家。数据显示,2023年,洛阳市老城区接待游客人次超3000万,旅游收入超220亿元,为全市贡献近三成的游客和旅游收入,拉动全市旅游综合收入突破千亿元。截至2024年7月,洛邑古城已接待游客超800万人次。
三 · 经验汇总:
万物皆可“沉浸”旅游创新发展
近年来,沉浸式文旅业态蓬勃发展,不断出新,为文旅发展提供了新动能。作为文旅产业的新风口,各大景区、度假区、商圈的沉浸式体验项目,不仅丰富了人们的出游选择,也为旅游业的发展开辟了新的方向,更让消费体验有了质的飞跃。
(一)氛围感与情绪价值
沉浸式旅游为何这么受欢迎?一个重要原因当然是现场氛围足,体验感强。游客在这些项目中不再只是游客,而有了实打实的参与感,而这是很多以打卡、拍照为卖点的旅游项目给不了的。
其次是沉浸式旅游能为游客提供充足的情绪价值。比如山西平遥古城科技艺术馆、河南郑州“只有河南·戏剧幻城”、江苏无锡拈花湾等景点既有真实的历史故事背景,又能为游客提供场面真实的视听感受。
(图片:大唐不夜城内,NPC与游客互动丨来源:大唐不夜城)
(二)科技与数字化
《“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提出,“开发数字化体验产品,发展沉浸式互动体验、虚拟展示、智慧导览等新型旅游服务”“推动智能旅游公共服务、旅游市场治理‘智慧大脑’、交互式沉浸式旅游演艺等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今年2月,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已经公布了首批42家全国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培育试点项目名单。
科技含量高、内容有创意,强交互、重体验的沉浸式旅游新体验,受到游客尤其是年轻一代消费者的青睐,当然是好事。不过,如果想要留住更多“回头客”,提高景点的吸引力和复游率,不光要打造更炫酷的外在,最关键的,还是要打造更丰富的文化内涵,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三)“泛景区化”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戴学锋看来,“沉浸式”和“泛景区化”是中国旅游出现的两个新变化,“沉浸式”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方式,让旅游变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新体验;“泛景区化”则让游客走出了有围墙的封闭景区,来到了没有围墙的社区,“在景区外旅游,融入社区”成了新的旅游需求。
(四)从“好看”到“好玩”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首都文化和旅游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文化和旅游部“十四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厉新建认为,旅游在创新化发展过程中,要坚持从“好看”到“好玩”的转变。“玩法才是内容,玩家就是生产力。要让玩家带大家,让小众带大众,从而推动产品创新。同时也要关注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只有在发展过程中紧紧扣住市场需求的变化,才可能在创新路上走得更稳更远。”
(图片:洛阳老城国庆假期夜景丨来源:河南日报)
编
者
后
记
我们正站在文旅产业革新的前沿,沉浸式旅游正以其独特的魅力,重塑我们对旅行和各个景区的认知。从临沂的“跟着团长打县城”到牡丹江的“流放宁古塔”,这些项目不仅仅是对历史的再现,更是对文化深度体验的探索;不仅仅是一种新的旅游形式,更是一次文化的觉醒,一次情感的共鸣。它们打破了传统旅游的界限,将观众从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体验,这种转变是沉浸式旅游魅力的核心。
沉浸式旅游的发展需要我们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去探索,以更加谨慎的态度去实践。沉浸式旅游要紧跟旅游消费新趋势,聚焦品质化旅游消费需求,进一步挖掘景点文化内涵,不断创新表达呈现方式,与时俱进打造新体验,为观众带来更多愉悦、震撼的视听感受。有感官体验,能产生精神共鸣,这样的旅游服务,才能让消费者觉得值回票价。但与此同时,也不能钻进一心求新、求奇的“死胡同”里。既要增强沉浸式旅游的表现力、传播力和感染力,更要保障相关产品的安全性、舒适性和便捷性,唯有如此,才能更好满足老百姓的美好生活新期待。
图文转自清华同衡风景旅游、沉浸城市,
---------------------------------------------------------
【免责声明】:本平台发布及转载文章仅作同行交流学习, 部分数据来源于网络,未经证实,并非商业用途,也并非针对具体单位和个人,请勿对号入座,部分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作者和原始出处还望谅解。如有版权疑问,或者文章内容出现侵权行为,请联系本微信后台,我们会第一时间及时进行删除处理,谢谢。
孙震,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文化旅游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策划研究院文旅分院执行院长,“景区营销实战派”公众号创始人,尖叫文旅缔造者,陕西理工大学客座教授,景区定制化市场运营体系理论提出者,国家5A景区河南老君山、山西皇城相府、河北山海关、湖北武汉木兰天池等景区、中国花海联盟、秦皇岛旅游协会、西安锦上添花文旅集团等机构专家顾问。
从事旅游相关工作十余年,脚步遍布中国的大江南北,考察全国各类景区上千家,整合全国景区及景区相关产业链顶级资源,中国旅游景区职业经理人第一届、第二届培训导师,中国花海联盟第三、第四、第六届讲师、中国(上海)2019、中国(北京)2024文旅产业发展高峰论坛讲师,广州2020、2021、2022、2023、2024世界文旅大会、中山2020、2021、2023文旅行业未来发展大会特约嘉宾、讲师,并为国内三十多家5A、4A级旅游景区和旅游集团进行专题培训。
更多精彩,请关注 景区营销实战派公众号,并查阅历史消息!
1、孙震: 不夜城究竟是个啥?文旅行业第一篇全面解读不夜城的文章来了!
2、孙震:2024年文旅行业预测---稳中向好与一地鸡毛!
3、孙震:景区营销已死,旅游策划当立!!!
4、孙震:旅游景区整体策划的基本逻辑与实施
5、孙震:从人间烟火到奇幻世界,文旅项目的场景化升级之道!
6、孙震:实战策划十二度, 智造尖叫新文旅!中国旅游景区运营实战高峰论坛PPT分享
7、乡村景点收门票,10天入园26万人,年游客量可过200万,乡村振兴有了新出路!
8、旅游景区营销体系该升级了!
9、【实战总结】:策划让市场尖叫的文旅新物种,不是弯道超车,而是另辟赛道!
10、无处安放的运营前置,遍地冷清的文旅项目!
11、孙震:火爆的旅游业背后四大矛盾值得关注!
12、孙震:景区定位切莫心急!
13、孙震:旅游业如何应对消费降级?
14、孙震:景 区为何没游客了?
15、迷茫的旅游景区该怎么办?
16、旅游业热闹背后中小景区堪忧
17、门票预约取消是 什么信号?
18、2024年是旅行和旅游业的转折点
19、云台天瀑登上热搜榜,景区景观该不该造假?
20、文旅集团营收并非市场状况
中国首个旅游景区营销实战公众号
重实战,接地气,旅游人的好朋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